春天来了,站在阳光下,一阵风吹来,没有寒意,只有清凉,那是春风的模样。 当春天吹拂大地的时候,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 春风吹过你的耳边,似乎在低低地说:快醒来吧,春天来了。 在田野上,在山岗上,春风催开了花,吹绿了草,带给大地生机勃勃。 分享十首最美的春风诗词,一起在春风中来感受春天之美吧! 1、最亲切的春风诗: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子夜四时歌·春风动春心》 南北朝·佚名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在山林里,春风是可以看见的。 不信,你顺着目光看去,那山林中,风吹林动,是风的脚步。…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61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1.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侠客行》 2.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唐寅《桃花庵歌》 3.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辛弃疾《贺新郎》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5.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6. 旁观笑我太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刘克庄《一剪梅》 7.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8.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14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二十四节气,在四季轮回流淌,不曾虚度。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一轮四季,与你邂逅二十四次。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一期一会,映刻每一日的美与妙,不曾辜负。 一 ·【立春】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在生生不息的春风中,一年的序幕由此开启。我们用一颗丰盈而善良的心,向着春意盎然的天地间走去。 立春丨一候东风解冻,二候…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21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 其实很简单,就像放风筝,把握住手中的那根线,然后放飞它,放飞自己的梦想,就算线断了,也不用奇怪,因为那没什么,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就算是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捡起梦想的风筝,继续放飞,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到达自己梦想的天堂。 ■ 人总是那样感性、值得怀念的太多、思念永远不会停止、曾经的美好、如今的陌生、未来的谈然。 ■ 十七岁的梦,踩着单车,在单车的轮子上慢慢地流逝。十七岁的梦,笑容那么地真挚狂野,在一次次狂野的笑声中流逝。十七岁的梦,字典里查不到伤心的字眼,面对未知的前方,害怕伴…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09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一、《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从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二、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35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 更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意为“初始”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也是仲夏的开端 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 端午节起源于 南方吴越先民的龙图腾祭祀 原是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 祭祀龙祖的节日 民间流传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 天气燥热,“五毒”繁殖 即蜈蚣、蝎子、蛇、蟾蜍、壁虎 人们插菖蒲、艾叶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来“驱毒避秽”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 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渐渐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五月初五又称“浴兰节” 古人在这天…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12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在诗词中,树木是一种常见的意象。 不同的树木,代表不同的情思,如柳树,喻意离情别意,松柏象征坚韧的品质…… 今天是植树节,诗词君和大家分享30首关于树的诗词,一起来看看,在诗词中,树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吧! 柳树:离情别意 在诗词中,柳树是最常见的树木之一,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相赠的风俗。它代表着思念、离情别意。 诗人们用柳树,抒发着内心的思念与不舍。可能是因为柳条在风的吹拂下,依依飘扬,代表着友人之间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意吧!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29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1、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押韵译文: 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28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杂诗(魏晋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唐代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友人 (唐代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杜少…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37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节粮 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很多人已经不了解农业生产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以至于浪费食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一个拥有漫长农耕文化历史的国家,珍惜粮食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相信很多人都通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接受过节约粮食的教育。今天跟随教育小微,通过更多古诗,一起感受粮食生产的不易,领悟勤俭节约的道理—— 农忙 在古诗中感受农人的忙碌 1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初…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24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后人用“折柳”隐喻离别之情,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16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800多年前,陆游写下了“塞上长城空自许”; 80多年前,田汉写下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万里长城既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图腾,也是千千万万戍边将士的化身。 时至今日,烽火已不再燃烧,长城却依旧巍峨。 与您分享13首诗,带您走遍万里长城十三关! 第一关 山海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这里遂成为了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40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四月,百花尽去,牡丹盛开,仿佛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又好像是春天的压轴之作,华丽出场。 自古以来,牡丹就以其独特的气质风韵,成为文人笔下热衷的题材。 他们或赞美牡丹无与伦比的绝世花颜:“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或欣赏牡丹与生俱来的王者风范:“巧钟绝艳群芳后,高剪红云万叶疆”; 或借助牡丹花,寄托春光易老、韶华易逝的情思:“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今天我们分享18首关于牡丹的古诗词,赏华贵雍容姿,说千年风流事。 01 红牡丹 王维 〔唐代〕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07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盛唐时的长安有繁华盛世的气概,有举世瞩目的风采,诗人心中对长安同样也有说不清的爱。 长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灞桥的烟柳、驿道的沧桑,还有少女的柔情以及侠士的霸气等,都被载入篇章,变成浓墨,流传后世。唯有大唐的长安,才有如此的厚重与积淀。 君不见,杜牧远望长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王翰边塞思乡,“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孟郊登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李白登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曾经的长安,北风萧萧,号角真凄凉;古代的长安,厮杀阵阵,斑驳了斜阳。 长…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34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大词人韦庄笔下的诗意江南,春夏之际,荡舟细雨霏霏的荷墉,当更有感受。如人在梦中,不愿醒来。自古江南诗词,这是翘楚。 韦庄为与温庭筠并称的词人,光一个进士及第就用了60年,作为晚唐人,饱受游离之苦,客居江南的十年,成为他诗词创作最主要的来源。入川为相后,基本都在回忆这段流金岁月。《菩萨蛮》数首尤其出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 《江南春》 大才子杜牧笔下的江南。如果说韦庄偏向于梦境一般的描写,杜牧则是写实。韦庄的情景空间缩得很小,一只船…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35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1181920212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