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3月6日)进入惊蛰节气。“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此时节,我国南方雷鸣增多,但北方初雷多在四五月份才出现,那惊醒百虫的到底是什么?或许,真正唤醒冬眠动物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温度。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常年惊蛰节气全国回暖地图,看看哪里气温“火箭式”上升。   进入惊蛰节气后一直到谷雨,气温仿佛驶入升温“快车道”,连蹦带跳地往上窜。中国天气网盘点1991年至2020年的气象大数据发现,惊蛰较雨水期间气温上升3.23℃,升温幅度在春季节气中位列第二。常年此时,平均气温10℃线会从…

2023年3月6日 0条评论 133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中新网天津3月6日电 题:国医大师李佃贵谈惊蛰节气与养生   作者 孙玲玲   北京时间3月6日迎来惊蛰节气,惊蛰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它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到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惊蛰中的“蛰”是藏的意思,冬天到了,很多动物都藏起来冬眠,称之为“入蛰”。第二年春回大地,雷声渐多,人们认为动物之所以从冬眠中醒过来是被雷声惊醒的,于是就有了“惊蛰”的说法。   古时候,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艾草在家中熏走蛇、虫、蚊、鼠等,久而久之就有了“打小人”的驱赶霉运的习俗。俗话说“…

2023年3月6日 0条评论 131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代: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今天是2022年1月5日,辛丑牛年腊月初三,小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是冷气积久而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 天寒地冻的时候,人们总不愿意出门,觉得寒冬无甚风景可看。但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即使是肃杀的冬季,也依旧有别样的风景。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诗人在小寒时节,都看到了哪些美景吧! 《寒夜》 宋代…

2023年2月1日 0条评论 129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小雪匆匆去,大雪缓缓来。 冬天,没有春日里的草长莺飞,没有夏天的生机盎然,没有秋天的丰硕果实,却有白雪皑皑时的清冷无尘,有傲雪枝头的醉人清香…… 一字一句皆是意,一步一摇都是景。大雪,天气清寒,却充满诗情画意。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时光莫轻负,与君共赏。今日大雪,让我们在诗词里细品大雪之美。 雪落苍茫之美 《大雪》 宋·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冬渐深,雪渐紧,在料峭的寒风里,我们欣喜大雪的到来。 …

2023年1月30日 0条评论 106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美好的春天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来到了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春雨落,百谷生,这是希望的雨,是滋润大地的雨。温柔的雨,滋润着庄稼,带来最丰盈的一段春日时光。 十首最美的谷雨诗词,一起来诗中体会暮春之美吧! 1、最惋惜的谷雨词:谷雨清明空屈指。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宋·苏轼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张先与苏轼是好友,晚年的张先千方百计特色美妾,苏轼因此写诗叙其事。 乘着…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06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二十四节气,在四季轮回流淌,不曾虚度。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一轮四季,与你邂逅二十四次。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一期一会,映刻每一日的美与妙,不曾辜负。 一 ·【立春】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在生生不息的春风中,一年的序幕由此开启。我们用一颗丰盈而善良的心,向着春意盎然的天地间走去。 立春丨一候东风解冻,二候…

2023年1月28日 0条评论 119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 春去冬来,时间流转, 二十四节气就快走完新的一年, 今天,诗词君就来总结下一年的二十四节气, 再次感受下时间的流转吧! 立春 立春亦称为“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 雨水时节,春风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惊蛰 天气转暖,渐有…

2023年1月27日 0条评论 110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惊蛰刚过,天气乍暖,但,空气中能感受到春的气息。 冬去春来,二十四节气又走过了一年,不论是春分时节、雨水天气,还是白露渐深,冬至大寒,每一个节气都饱含诗意。这种诗意伴着诗词流传至今。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农耕社会,指导生产生活的重要指南。其中也饱含了中国人对自然时序的敬畏之心。 今天,诗词君就来总结下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再次感受下时间的流转吧! 立春 立春亦称为“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

2023年1月26日 0条评论 128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什么时候,代表春天来了? 有人说,看到草儿冒芽了,就知道春天来了; 有人说,看到燕子飞回来了,就代表春天来了; 还有人说,只有听到惊蛰的一声雷响,才预示着温暖的春天真的来了。 一声雷响,带来了惊蛰,也预示着暖春的到来。 最美的惊蛰还是在诗词里,诗词君分享十首最美惊蛰诗词,一起来领会春天的美好吧! 最惊心动魄的惊蛰: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惊蛰时节最大的特点就是春雷阵阵。 俗话说:春雷惊百…

2023年1月25日 0条评论 99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告别春日和煦的风,立夏缓缓走到眼前。 既然春风留不住,夏日时光莫辜负。 山间的风真凉爽,梅子碰上碎冰,清清凉凉,想要温柔的风与阳光,想要不动声色地张扬,想要夏日的每一天都清澈明朗。 夏日最美的风景在诗词里。 十首最美夏日诗词,一起来诗中体会立夏之美吧! 1、最温柔的立夏词: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阮郎归·立夏 明·张大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 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绿野新光,初夏的风景,像极了春天。 绿阴遍野,风暖昼长,横塘新荷,花丛…

2023年1月25日 0条评论 111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谷雨时节,是“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杜鹃声声。 谷雨时节,是“万点杨花春尽时”的柳絮翩飞。 谷雨时节,是“千枝金粉压朱阑”的牡丹吐蕊。 谷雨时节,是“薰风柳带斜”的樱桃红熟。 正所谓“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春夏交接之际,让我们品一杯香茗,从最唯美、最灵巧、最清新、最闲适、最繁忙、最多情、最亲民、最伤怀的角度,一起来欣赏8首关于谷雨的诗词,尽享季节交替中的珍贵时光。 最唯美的谷雨 谢中上人寄茶 唐· 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

2023年1月25日 0条评论 114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

隐隐春雷雨露新,惊蛰节气春雷诗,赏读古诗春雷6首 春风拂面,草长花开,岁时流转,春事渐深。看见天边云气集结,氤氲烟雨,草更湿,花更润,忽然半夜里隐隐春雷滚过,又播撒潇潇春雨,那竹林有响动,是竹笋破地拔节的声音。一声春雷或没有惊动疲惫沉睡的都市人,但却惊动了四野八荒的各种精灵,草木的,昆虫的,鸟儿的,蛇与蚯蚓的。 这就是惊蛰节气。惊蛰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农历二月。是大地和生灵全面复苏。太阳行经黄经345度,太阳带着春天归来,带来了温度,带来了太平洋充沛的水气,正是大量水气升腾流布,容易形成雷雨,那一…

2023年1月22日 0条评论 115点热度 0人点赞 pdd 阅读全文